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904&postID=36980
以下即为Frau Ding看完我的评语后的新近力作《多年的母子成姐弟——兼论母爱》:
他一岁半的时候我得到了公派留学的奖学金,那时他刚刚咿呀学语、路也还走得不很稳。因为机会难得,我考虑再三,还是决定赴德进修。到了德国与德国人说我把这么小的孩子交给了婆婆和丈夫,只身一人来德国进修,德国人都不理解,觉得我这样做太对不起孩子。这里的妇女生了小孩之后一般要在家呆三年,陪伴孩子的童年,让他们幸福地成长。
第一次在德国进修的那两年,通讯技术还没有现在这般发达,那时既没有手机、也没有电邮、webcam 就更不用提了。想孩子主要靠看家里邮寄的照片,刚开始还觉得那照片上的是我儿子。但孩子长得快,半年后再收到照片,看着上面的那个调皮的小男孩,自己真怀疑那是我儿子吗。
两年后回到北京,儿子已经快四岁了,但是还没有去幼儿园,因为奶奶和爸爸认为没娘的孩子可怜,怕他在那儿受人欺负。我说孩子上学前一定得过过集体生活,就把他送了进去,我估计他当时没准儿都没拿我当亲妈。记得有一次幼儿园搞活动,孩子们从楼里背着小椅子出来,表演了节目后回楼时都纷纷把椅子交给了家长。我儿子也把椅子向我举过来,我告诉他说,这把椅子的大小正好适合他拿,他能从楼上背下来,我相信他也一定能自己背回去,他看我不帮忙,也只好自己背回去了。另一次我和他爸爸带他去街心公园玩儿,他喝完了软包装饮料就随手一丢,我马上告诉他要捡起来,扔进垃圾桶。他爸爸马上质疑,说那么多孩子都扔,凭什么不许他儿子扔。我说因为他们的父母没有教育他们垃圾该扔在什么地方,孩子没有错,错在大人。我儿子乖乖地把包装盒扔进了垃圾桶,而且后来我发现,他还把这个规矩教给他的其他小朋友。真正是:“养不教,父之过”。觉得欠孩子母爱,就想补偿。有一次我问他我们俩去动物园好不好,他本已经兴高采烈地答应了,并且也开始穿外衣、戴帽子了,这时我婆婆问了一句,你一个人带他去行吗?结果我儿子马上说,还是等我爸爸回来我们一起去吧。我能感觉到,他对我还没有建立起完全的信任。有一次我们一起翻看影集,他看着我怀孕时的照片问是不是怀他的时候照的。我说当然,现在一家只许要一个孩子,那要是别人,他就没有机会来这个世界了。
我的儿子从小爱看书,大概是胎教好(我怀他的时候在某出版社任编辑,他在我肚子里的时候就跟着我看了xx 万字的稿子)。我给他订了好几种幼儿杂志,晚上睡觉前给他念,他记忆力很好,思维也敏捷。有一次杂志中有一个印刷错,我指给他看。他问书里怎么还会有错呀?我告诉他说,书都是人编写的,人是会犯错而且也很容易犯错的,除非你什么都不做。他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小脑袋,我也不知道他理解我想说的意思了没有。两年后,我又第二次出国进修。他上了小学,慢慢学会自己给我写信了。记得有一次他在信中告诉我,小姨带他上街,他看见了一套带插图的《中药大辞典》,喜欢,但当时卖80多元,小姨告诉他那不是给小学生看的,他想问问我,他能不能得到这套书。我回信告诉他,小姨说得没错,这套辞典的读者对象确实不是小学生,但他如果特别喜欢,觉得那些图片对他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那就可以买,钱跟爸爸要。他收到我的信欢欣鼓舞,觉得找到了知音。后来他考大学报的就是中医专业,我们还谈起了这段往事,我也觉得自己当年的意见促进了儿子与中医的缘分。有一次回国探亲,带他去天津看亲戚,记得在火车车厢里(我们坐在双层车厢的上层)十多岁的他突然问我是从什么地方把他生出来的。我小声告诉他,有一道门,等他要出世的时候那道门就开了,我是从那儿把他生出来的。北京有个自然博物馆,那里边有模型,等回北京我带他去看。回到北京后我马上安排着带他去看了那个展览,他仔细端详着那个模型,探索着生命的奥秘。我想这些和他后来选择了医生的职业都不无关系。
他刚上小学的时候曾来慕尼黑玩儿过一次,那时我刚买了一台电脑,是台湾产的。我教他用电脑把每天游玩的经历和感想写下来,他饶有兴趣地照着做了,也不知道这些札记他还保留着没有。有一次我们乘地铁,那天车厢里比较脏,地上扔着报纸和易拉啤酒罐什么的,下车后他问我,你总说德国干净,你看刚才的车厢多脏啊。我告诉他德国有句谚语:“没有无例外的规律。”他在德国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德国人高马大,奥林匹克公园警察巡视时骑的马比中国的马要高大许多,就连湖里的白天鹅都比中国的大一两号。可是超市里的洋白菜却比中国的小好多(他看到的不是一般的洋白菜,而是抱子甘藍(Rosenkohl,Brassica oleracea var. gemmifera DC.,俗称小洋白菜),他问我怎么回事,我脑筋急转弯,告诉他说这是孙子辈儿的洋白菜,所以个儿小。也不知他是否还记得当年这些事儿。
有一次我回国探亲,走时送我去机场的路上他哭了一路,非常伤心。我心里也很难过,但我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感情。我安慰自己,虽然从小到大没能与儿子度过太多的岁月,但他起码不会有俄狄浦斯情结,以后他与他的生活伴侣不会因我的阴影而过不好日子。也就是说凡事都有弊就有利。
我们家是北京人,过去在家里他一直与我以“您”相称,据说这是对长辈最起码的尊敬。他十八岁生日的那天,我按照西方的习惯正式提议他今后可以与我以“你”相称,因为他已经成人了。他很高兴地接受了我的建议,结果我意外地发现,这个称呼一改竟然进一步缩短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孩子大了,上了大学,又上了研究生。就像汪曾祺先生说过的“多年的父子成兄弟”那样我们的关系慢慢变成了姐弟关系。我有事愿意找他商量,他也确实能帮我出很多高招儿,特别是与电脑有关的问题,他就是我师傅。很多时候,三娘已经不再教子,而是反过来子教三娘了。我很注意与他交流,因为我自己的父母就与我思想上的交流不多,他们好像一没时间(忙着搞革命,把我教给姥姥带),二没意识(不知道孩子在成长的路上需要家长的指点)。我想我从自己父母身上没有得到的东西,我一定不能让儿子有同样的遗憾。我每周都给他打一两次电话,聊一个小时左右。此外还通电邮,我回北京或他来德国时我们更是无话不谈,他交女朋友需要注意的事情,包括性。我们之间没有禁忌,一切都可以谈。
所以看了他在博客中对我的评价,我还想就母爱发表一点看法。母爱是人性的自然流露,其根源却是与兽同源的,所谓“虎毒不食子”或“舐犊之情”。记得有一次一位朋友也谴责我对儿子缺乏“母爱”,那么多年不守在儿子的身边。我回答说,把小鸡护在翅膀下,那是连母鸡都能做到的。有多少父母一直与他们的孩子厮守在一起,孩子想什么他们却并不知道,在孩子成长和创业的时候他们所能给予的忠告和帮助也是十分有限的。我希望自己能一直求索奋进,既做儿子的母亲,也当他的朋友,让他的人生因为有了我而多一份欣喜。我要告诉儿子的是,在你的人生中,你还会认识很多女子,她们会成为你的女友,但她们之中没有一个人会像母亲那么无私地爱你,这才是母爱的真正含义。
Wednesday, April 29, 2009
Wednesday, April 22, 2009
心理学的中医渊源
本人曾在5年前提出假说:在人的生理免疫防线之上,尚存在一道心理免疫防线。
简而言之是说生物的心理活动能够激发生理功能尤其是免疫功能,早在中医古籍《内经》中就有论述。学中医的人甚至老百姓都知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著名论据,常被误用来强调人体的免疫力(生理)强、正气强,就不容易患病、不容易感受邪气。断章取义是现代人的通病,综观《刺法论篇》原文:“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气出于脑,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将入于疫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左行于东,化作林木。次想白气自肺而出,右行于西,化作戈甲。次想赤气自心而出,南行于上,化作焰明。次想黑气自肾而出,北行于下,化作水。次想黄气自脾而出,存于中央,化作土。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不难发现其真正论点。
其实这段文章是强调“气出于脑”是“邪不可干”的关键,那么如何“气出于脑”呢,关键在于一种情志的坚定、情绪的稳定以及一种微妙的心理暗示,实际上是在揭示一种心理免疫活动,而不是我们常常曲解的体质好、身体好、正气足就不容易患病的生理免疫内涵。看起来这种冥想、暗示的方法荒诞不羁,但是不可否认,从另一个侧面提供了“心理免疫防线”的论据。原文虽然举瘟疫为例,结合现代来说,癌症病人的发病情况是不是更加符合呢?那些心理承受能力薄弱的,尤其是少阳气郁体质(此为赵进喜教授三阴三阳体质学说,今后会专题重点论述)的人,一旦听闻自己患病的消息,病情往往急剧发展,隐妙之处,尚待探讨。
其实中国古代文化将人类的情感、思维、认识、感觉等精神活动内容高度概括为“神”、“神明”、“精神”。对于精神一词的由来,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有“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论述。在此基础上,古代医家更是用“魂、魄、心、意、志、思、虑、智”对人类的神志、气质、认知、记忆、知觉、思维、意念、人格等精神和心理活动进行了进一步的概括和论述。如《灵枢•本神》曰:“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从生理到病理,心理活动与人体、与中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此抛砖引玉,愿有志同道共同研讨。
简而言之是说生物的心理活动能够激发生理功能尤其是免疫功能,早在中医古籍《内经》中就有论述。学中医的人甚至老百姓都知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著名论据,常被误用来强调人体的免疫力(生理)强、正气强,就不容易患病、不容易感受邪气。断章取义是现代人的通病,综观《刺法论篇》原文:“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气出于脑,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将入于疫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左行于东,化作林木。次想白气自肺而出,右行于西,化作戈甲。次想赤气自心而出,南行于上,化作焰明。次想黑气自肾而出,北行于下,化作水。次想黄气自脾而出,存于中央,化作土。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不难发现其真正论点。
其实这段文章是强调“气出于脑”是“邪不可干”的关键,那么如何“气出于脑”呢,关键在于一种情志的坚定、情绪的稳定以及一种微妙的心理暗示,实际上是在揭示一种心理免疫活动,而不是我们常常曲解的体质好、身体好、正气足就不容易患病的生理免疫内涵。看起来这种冥想、暗示的方法荒诞不羁,但是不可否认,从另一个侧面提供了“心理免疫防线”的论据。原文虽然举瘟疫为例,结合现代来说,癌症病人的发病情况是不是更加符合呢?那些心理承受能力薄弱的,尤其是少阳气郁体质(此为赵进喜教授三阴三阳体质学说,今后会专题重点论述)的人,一旦听闻自己患病的消息,病情往往急剧发展,隐妙之处,尚待探讨。
其实中国古代文化将人类的情感、思维、认识、感觉等精神活动内容高度概括为“神”、“神明”、“精神”。对于精神一词的由来,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有“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论述。在此基础上,古代医家更是用“魂、魄、心、意、志、思、虑、智”对人类的神志、气质、认知、记忆、知觉、思维、意念、人格等精神和心理活动进行了进一步的概括和论述。如《灵枢•本神》曰:“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从生理到病理,心理活动与人体、与中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此抛砖引玉,愿有志同道共同研讨。
Sunday, April 19, 2009
在迷失中追寻
宿命就是这个样子,两个完全不同的人,两种完全不同的爱与被爱,但是两次都是以一顿火锅结束。这几天忙到什么程度,谁也不知道,谁也不理解,说实话为萌萌推掉了一堆事,为笑笑推掉了另一堆事,都是我心甘情愿的。但是现在能回想起来的最后一个瞬间,一个凝固的瞬间,是自己强拧着困意,爬起来,拿起手机,去上班,背上包的一刹那,闪过了一个念头,闪过了一种预感,是不是不去这个夜班一切都会不一样?
就像几天前自己拿着鸡腿接到的那条短信一样,其实我的心里比她更憧憬这个结局,自己早已失去了信心。四面都是压力,别人的爸妈我不敢说,至少我妈还是个招人喜欢的家长,不劲儿逼劲的,不没茬找茬,表面看起来母爱少了一些,自我了一些,但是她可以教给你人生的哲理,不是靠说。
午夜,坐在电脑前,释然。喜欢这个东西,就像我妈喜欢书一样,网页、书籍、音乐。。。也许就这样走下去。违背了一次誓言,换来了一个教训,也走了一段丰富多彩的人生。接下来的三个月我将全力打造庞氏传统医药学会的论坛。
没有了月亮还有太阳,地球该怎么转怎么转,只不过在黑夜会暗那么一点点。
就像几天前自己拿着鸡腿接到的那条短信一样,其实我的心里比她更憧憬这个结局,自己早已失去了信心。四面都是压力,别人的爸妈我不敢说,至少我妈还是个招人喜欢的家长,不劲儿逼劲的,不没茬找茬,表面看起来母爱少了一些,自我了一些,但是她可以教给你人生的哲理,不是靠说。
午夜,坐在电脑前,释然。喜欢这个东西,就像我妈喜欢书一样,网页、书籍、音乐。。。也许就这样走下去。违背了一次誓言,换来了一个教训,也走了一段丰富多彩的人生。接下来的三个月我将全力打造庞氏传统医药学会的论坛。
没有了月亮还有太阳,地球该怎么转怎么转,只不过在黑夜会暗那么一点点。
Monday, April 13, 2009
洗牙
昨天自己心甘情愿的洗了个牙,不知道是哪根筋一热,反正就是洗了,人家那大夫说,给我洗牙太累了,可是再脏咱就是没有蛀牙,哈哈。24小时流血不止,xy说了,对于我这口牙来说这都算少的。晚上吃了盘豆腐丝,又吃了个土豆丝盖饭,这个饿啊。偷吃花生不光得忍着疼,还得自我暗示,花生衣可以增加血小板。。。话说原来老问病人:“月经血块多不多啊!”地跟不知道血块到底啥样子,这次知道了。。。
没上班在家鼓捣了一天blog,被众多人批评,页面打开速度太慢,我承认我个人有点大而全的倾向,最后忍痛割爱,删掉了一个模块,但是又增加了三个,自己真实没救了。。。今天把xy和蚂蚁上小黑板了,还挺寸,一上黑板,俩人都follow成了,现在就剩大师了。有人提议应该生活和学术分开,可是我的学术是在生活中提高,生活也因学术而丰富,想来想去,不能听他们的,而且我还要加入曼联和网络的内容。。。现代中医,信息化的中医。。。
本来想弄个blog版本日志,后来怕被骂,算了,不过有心人应该能发现我在一些细节上的心思。最近问病的邮件一下子多了起来,想必与新的blog有关,其实挺希望为有需要的人做点事情,不然叫什么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也要谢谢大家给予的信任,让一个学者一个医者找到不断前行的动力。
最后扯扯家常,萌萌在链接上给我属了个“亲人”的名儿,这激动啊。。。没白忙活。。。明天去见咱附中超人赵博士,也加上今天饿晕了,约了聚宝源,最爱就是涮肉,其实挺想小寒也能去。。。大瓶的蜜桃味的漱口水,呵呵,其实挺幸福。。。
再说曼联,Macheda看着是挺顺眼的,就是个子高了点,感觉和当年的罗西一样,敏捷,有效率,周中的冠军杯,取胜我有把握,但是右后卫的位置真的不应该是加里了,在拿球上c罗还真的需要再向贝巴学习。。。祈福吧。
没上班在家鼓捣了一天blog,被众多人批评,页面打开速度太慢,我承认我个人有点大而全的倾向,最后忍痛割爱,删掉了一个模块,但是又增加了三个,自己真实没救了。。。今天把xy和蚂蚁上小黑板了,还挺寸,一上黑板,俩人都follow成了,现在就剩大师了。有人提议应该生活和学术分开,可是我的学术是在生活中提高,生活也因学术而丰富,想来想去,不能听他们的,而且我还要加入曼联和网络的内容。。。现代中医,信息化的中医。。。
本来想弄个blog版本日志,后来怕被骂,算了,不过有心人应该能发现我在一些细节上的心思。最近问病的邮件一下子多了起来,想必与新的blog有关,其实挺希望为有需要的人做点事情,不然叫什么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也要谢谢大家给予的信任,让一个学者一个医者找到不断前行的动力。
最后扯扯家常,萌萌在链接上给我属了个“亲人”的名儿,这激动啊。。。没白忙活。。。明天去见咱附中超人赵博士,也加上今天饿晕了,约了聚宝源,最爱就是涮肉,其实挺想小寒也能去。。。大瓶的蜜桃味的漱口水,呵呵,其实挺幸福。。。
再说曼联,Macheda看着是挺顺眼的,就是个子高了点,感觉和当年的罗西一样,敏捷,有效率,周中的冠军杯,取胜我有把握,但是右后卫的位置真的不应该是加里了,在拿球上c罗还真的需要再向贝巴学习。。。祈福吧。
Saturday, April 11, 2009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的简明饮食处方
在我们国家早在唐代孙思邈《千金方》就非常明确地指出:消渴病患者,“所慎者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意思是说糖尿病患者要忌饮酒、忌房事过多、忌吃的过咸(限盐饮食)、控制主食量少吃面食。这种认识可以说与现代基本的糖尿病饮食要求很相似。
1、控制总热量
糖尿病饮食是低热量饮食,而非低糖饮食,一般要求低脂,适当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而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则以优质低蛋白饮食为原则,更强调控制蛋白质的摄入。
碳水化合物(糖)应占总热量的55%~65%,脂肪占30%以下(美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不饱和脂肪酸和碳水化合物的总摄入量应为70%),蛋白占15%~20%(有学者推荐蛋白质的需要量为1g/Kg标准体重)。
粮食:一般每天4~8两。年轻的、不爱吃肉的重体力劳动者,也不应超过9两。
肉类:完全不吃肉食,会引起营养不良,而且可能造成多吃主食的现象。所以一般各种肉食总量每天可掌握在1—3两,以鸡、鱼肉、瘦猪肉、瘦牛羊肉为宜。
豆制品:可补充蛋白质,而对血糖影响不大,每天可进食 1~3两,如吃豆腐则可加倍。但如已发生糖尿病肾病,则不宜再进食豆制品。
蛋类:鸡蛋可补充蛋白质,每天1个较为适宜。过多会增高血胆固醇。若是仅吃鸡蛋白,可以每天吃2~3个。
牛奶:能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减少主食摄入,每天最好有半磅到1磅牛奶。
蔬菜:绿色蔬菜尽量多吃。蒜苗、扁豆含糖量较高,不宜多吃。相反,西葫芦、西红柿、胡萝卜其实含糖并不太多,可以适当多吃。吃1斤南瓜,可减半量主食。
水果:水果对糖尿病并非禁忌,含糖低的水果尤其如此。但水果最好不要在正餐前后吃,可在午睡后或晚睡前作为加餐,吃一个梨、苹果,或吃一斤以下的西瓜。
油:每天油脂总量以不超过1.5两为宜,包括各种副食和多种零食中所含的油脂。患者每日摄入的植物油不应超过1两,动物油不应超过半两。病人平素应少吃煎、炸,多食凉拌、蒸煮食品。
2、定时定量,少食多餐
进食时间和数量均宜固定。病人每天多吃几顿,每顿少吃点,可避免血糖骤然升高。基本上要做到一天不少于三餐、一餐不多于2两。
3、清淡饮食
糖尿病人饮食应清淡,不吃甜食,少吃咸食,可减少高血压和水肿的发生。每天摄入食盐在6g左右。
4、高纤维饮食
要保持大便通畅,高纤维饮食具有良好作用,糖尿病患者,平素应多吃些粗粮(如燕麦片、苦荞麦、玉米)、干豆、绿色蔬菜、果胶、藻胶、魔芋等。多进食富含膳食纤维(谷物、豆类、藻类、绿叶蔬菜)的食物,能明显改善糖尿病人的糖、脂代谢。
5、多喝水,少饮酒,不吸烟
糖尿病患者应多饮水,戒烟酒。限制饮水,可使血液浓缩,体内废物排不出去,往往使病情加重。普通患者(没有心、脑、肾严重并发症者)每天饮水应至少在2000ml左右。
6、合理配餐
糖尿病患者常常有自己什么都不能吃的感觉。其实日常生活中可以参照食品交换份法(近期将专题详细介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挑选自己喜欢的丰富的食物种类,这样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得到了提高,不再抱怨每天只能吃苦瓜和黄瓜。
1、控制总热量
糖尿病饮食是低热量饮食,而非低糖饮食,一般要求低脂,适当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而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则以优质低蛋白饮食为原则,更强调控制蛋白质的摄入。
碳水化合物(糖)应占总热量的55%~65%,脂肪占30%以下(美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不饱和脂肪酸和碳水化合物的总摄入量应为70%),蛋白占15%~20%(有学者推荐蛋白质的需要量为1g/Kg标准体重)。
粮食:一般每天4~8两。年轻的、不爱吃肉的重体力劳动者,也不应超过9两。
肉类:完全不吃肉食,会引起营养不良,而且可能造成多吃主食的现象。所以一般各种肉食总量每天可掌握在1—3两,以鸡、鱼肉、瘦猪肉、瘦牛羊肉为宜。
豆制品:可补充蛋白质,而对血糖影响不大,每天可进食 1~3两,如吃豆腐则可加倍。但如已发生糖尿病肾病,则不宜再进食豆制品。
蛋类:鸡蛋可补充蛋白质,每天1个较为适宜。过多会增高血胆固醇。若是仅吃鸡蛋白,可以每天吃2~3个。
牛奶:能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减少主食摄入,每天最好有半磅到1磅牛奶。
蔬菜:绿色蔬菜尽量多吃。蒜苗、扁豆含糖量较高,不宜多吃。相反,西葫芦、西红柿、胡萝卜其实含糖并不太多,可以适当多吃。吃1斤南瓜,可减半量主食。
水果:水果对糖尿病并非禁忌,含糖低的水果尤其如此。但水果最好不要在正餐前后吃,可在午睡后或晚睡前作为加餐,吃一个梨、苹果,或吃一斤以下的西瓜。
油:每天油脂总量以不超过1.5两为宜,包括各种副食和多种零食中所含的油脂。患者每日摄入的植物油不应超过1两,动物油不应超过半两。病人平素应少吃煎、炸,多食凉拌、蒸煮食品。
2、定时定量,少食多餐
进食时间和数量均宜固定。病人每天多吃几顿,每顿少吃点,可避免血糖骤然升高。基本上要做到一天不少于三餐、一餐不多于2两。
3、清淡饮食
糖尿病人饮食应清淡,不吃甜食,少吃咸食,可减少高血压和水肿的发生。每天摄入食盐在6g左右。
4、高纤维饮食
要保持大便通畅,高纤维饮食具有良好作用,糖尿病患者,平素应多吃些粗粮(如燕麦片、苦荞麦、玉米)、干豆、绿色蔬菜、果胶、藻胶、魔芋等。多进食富含膳食纤维(谷物、豆类、藻类、绿叶蔬菜)的食物,能明显改善糖尿病人的糖、脂代谢。
5、多喝水,少饮酒,不吸烟
糖尿病患者应多饮水,戒烟酒。限制饮水,可使血液浓缩,体内废物排不出去,往往使病情加重。普通患者(没有心、脑、肾严重并发症者)每天饮水应至少在2000ml左右。
6、合理配餐
糖尿病患者常常有自己什么都不能吃的感觉。其实日常生活中可以参照食品交换份法(近期将专题详细介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挑选自己喜欢的丰富的食物种类,这样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得到了提高,不再抱怨每天只能吃苦瓜和黄瓜。
也说说气功
气功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健身祛病方法,古称吐纳、导引、静坐、行气、服气等。“气功疗法”一词的提法始于1933年董志仁《肺痨病特殊疗养法•简称气功疗法》,到1955年正式统称为气功。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导引吐纳”治疗“肾有久病”的气功方法。汉代华佗倡导“引导法”、“五禽戏”;晋巢元方、唐孙思邈等古代名医均著书立说对气功养生进行过专门的论述。明代名医徐春圃还曾专门总结了古代气功养生的经验。中国气功养生方法用于健身祛病,薪火传承,可以说从未中断过。
气功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是通过意念控制调形、调息、调神而起到治病、健身的目的,一点也不神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产生了《行气玉佩铭》这部气功学专书。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更提出了“消渴候气功宜宣导治疗法”,为气功疗法治疗糖尿病的先行者。
气功都有哪些流派
中华气功在长期生存发展过程中受诸多方面因素影响,早在春秋战国气功流派就已初露端倪。到了汉代,由于道教的兴起,佛教的传入,医家的成熟,门派阵营变得越来越分明,至唐代甚至形成了门派林立的局面。然而唐宋以来,许多气功学者提出儒、道、佛同源的观点,所以又有相互融汇之势。
根据功法的各自特点和渊源,气功可分为以下几大家:①儒家气功:以摄生养气、存心养性为主;②医家气功:以防病治病、保健强身为主;③道家气功:重在修炼,以性命双修、修心炼性、清静无为为主;④释家气功:以悟性、炼心、超脱、空无和明心见性为主;⑤武术气功:以御敌防身,提高技艺和表演为主;⑥民间气功:多为单一功法,流行于某一特定地域,一村一镇,技法各有特点。
根据功法的特点、练功要求和理论体系,气功又可分为吐纳、禅定、存想、周天、导引五大流派。
①吐纳派:强调以呼吸锻炼为主,因而又称之为“炼气”、“调气”、“行气”、“调息派”。本派是在“呼吸精气”、“吸新吐故以练脏”等思想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又可分“闭气”和“六字诀”两个支派。闭气是以练吸为主的一个流派,“胎息”、“体呼吸”、“龟息”等功法均属此类。六字诀即“吹、呼、嘻、呵、嘘、呬”是以练呼为主的一个流派。
②禅定派:强调“意念”的锻炼,要求精神内敛,静坐凝心。其特点是,采取适当的方法集中意念。一般的静坐功法均属此。本派常用方法有数息观(专心于数听呼吸)、壁观(面壁静坐的方法使人安心)、止观(通过止法或观法凝神静意)。
③存想派:与禅定派有相似之处,即也强调“意念”为主的锻炼。不同之处在于,本派要求用一种假设或想象的方法以集中意念。其特点是:闭目内视,按设计的内容,想象体内或体外之境物;或把内外景联系起来一起想,并以此法治疗疾病和提高功夫。观相派也属此,它要求幻视到某些境物形影。
④周天派:也称内丹派,强调在思想内敛之基础上,意气相依。其特点是:推动内气沿体内任督二脉等经络周流不息。要求真气运行于任督二脉,使小周天畅通;在此基础上练通大周天,而大周天通百脉,使穴位开阖,活跃经气,增强体质。
⑤导引派:本派以动功为主,意气相随。其特点是:意气相结合的肢体操作或自我按摩。导引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在此专指狭义的功法。它要求操作时思想专一,全神贯注,不可分神。
气功功法的流派和划分种类很多,选择功法应该慎重。一般要遵循动静结合的原则。
古人说:“动生火,静生水;动生阳,静生阴;动兴奋,静抑制;动强壮,静长寿”。故又有动功静功之分,有外形动作的功法称为动功;无外形动作的功法称为静功。静功要求身体的外部形态表现为安静不动,而体内的气血在意念的驱使下按一定的规则有序地运行。动功多是外动而内静,动中求静,紧中求松,故曰:“静未尝不动,动未尝不静。”
气功功法又可可分为硬功和软功。硬功即绷紧肌肉,锻炼身体某些部位的疼痛忍受能力,做到能够击碎一定程度的硬物或承受一定力量打击的效果等具有表演性能的功法;软功则指以防治疾病为目的的自我锻炼的功法,又称气功疗法。
气功练习的原则
松静自然:“松”,是指“身”而言,“静”,是指“心”而言。“自然”是针对练功的各个环节提出来的,姿势、呼吸、意守、心情和精神状态都要舒展、自然。松静自然不仅是确保练功取得功效的重要法则,而且也是防止练功出偏的重要保障。
动静相兼:动静相兼是指“动”与“静”的有机结合,这里的“动”是指“动功”,“静”指的是“静功”。动静相兼,要根据习练者的体质、精神状态和练功的不同阶段,灵活地调整动功和静功的比重。有的人应以动功为主,有的人应以静功为主。就是对同一个人来讲,在不同的练功阶段,有时侧重于动功,有时则应侧重于静功。究竟怎样选择,一方面靠老师指导,另一方面靠自己的体验进行调整。
练养结合:是指练功和自我调养结合起来。练功对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然而,只顾练功,不注意调养,就违背了练养结合的原则,也就达不到预期的健身效果。两者必须密切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循序渐进:气功操练,动作虽然简单,但要纯熟掌握,需要通过一段时间才能逐步达到。练好气功,不能急于求成,不要设想几天之内就能运用自如,必须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逐步掌握全套功法。应倡导打好基础,练习功法一步一个脚印,勤于动脑,善于总结,不骄不躁。这是确保功效早日显现的重要保证。
持之以恒:同是健身气功习练者,但取得的功效差别常常很大。其中原因众多,如修炼不当、杂念太多、外部干扰等等。然而,不能持久是诸多因素中最容易出现而又难以克服的毛病。一旦习练者自己偏离习练的法则,或操之过急,或时练时停,或巧取捷径,习练将半途而废。纠正要靠自己,要靠自己的决心和毅力,要在端正自己练功目的前提下,纠正练功者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收到点点滴滴功效的累积效应。切忌朝三暮四、一曝十寒。
气功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是通过意念控制调形、调息、调神而起到治病、健身的目的,一点也不神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产生了《行气玉佩铭》这部气功学专书。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更提出了“消渴候气功宜宣导治疗法”,为气功疗法治疗糖尿病的先行者。
气功都有哪些流派
中华气功在长期生存发展过程中受诸多方面因素影响,早在春秋战国气功流派就已初露端倪。到了汉代,由于道教的兴起,佛教的传入,医家的成熟,门派阵营变得越来越分明,至唐代甚至形成了门派林立的局面。然而唐宋以来,许多气功学者提出儒、道、佛同源的观点,所以又有相互融汇之势。
根据功法的各自特点和渊源,气功可分为以下几大家:①儒家气功:以摄生养气、存心养性为主;②医家气功:以防病治病、保健强身为主;③道家气功:重在修炼,以性命双修、修心炼性、清静无为为主;④释家气功:以悟性、炼心、超脱、空无和明心见性为主;⑤武术气功:以御敌防身,提高技艺和表演为主;⑥民间气功:多为单一功法,流行于某一特定地域,一村一镇,技法各有特点。
根据功法的特点、练功要求和理论体系,气功又可分为吐纳、禅定、存想、周天、导引五大流派。
①吐纳派:强调以呼吸锻炼为主,因而又称之为“炼气”、“调气”、“行气”、“调息派”。本派是在“呼吸精气”、“吸新吐故以练脏”等思想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又可分“闭气”和“六字诀”两个支派。闭气是以练吸为主的一个流派,“胎息”、“体呼吸”、“龟息”等功法均属此类。六字诀即“吹、呼、嘻、呵、嘘、呬”是以练呼为主的一个流派。
②禅定派:强调“意念”的锻炼,要求精神内敛,静坐凝心。其特点是,采取适当的方法集中意念。一般的静坐功法均属此。本派常用方法有数息观(专心于数听呼吸)、壁观(面壁静坐的方法使人安心)、止观(通过止法或观法凝神静意)。
③存想派:与禅定派有相似之处,即也强调“意念”为主的锻炼。不同之处在于,本派要求用一种假设或想象的方法以集中意念。其特点是:闭目内视,按设计的内容,想象体内或体外之境物;或把内外景联系起来一起想,并以此法治疗疾病和提高功夫。观相派也属此,它要求幻视到某些境物形影。
④周天派:也称内丹派,强调在思想内敛之基础上,意气相依。其特点是:推动内气沿体内任督二脉等经络周流不息。要求真气运行于任督二脉,使小周天畅通;在此基础上练通大周天,而大周天通百脉,使穴位开阖,活跃经气,增强体质。
⑤导引派:本派以动功为主,意气相随。其特点是:意气相结合的肢体操作或自我按摩。导引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在此专指狭义的功法。它要求操作时思想专一,全神贯注,不可分神。
气功功法的流派和划分种类很多,选择功法应该慎重。一般要遵循动静结合的原则。
古人说:“动生火,静生水;动生阳,静生阴;动兴奋,静抑制;动强壮,静长寿”。故又有动功静功之分,有外形动作的功法称为动功;无外形动作的功法称为静功。静功要求身体的外部形态表现为安静不动,而体内的气血在意念的驱使下按一定的规则有序地运行。动功多是外动而内静,动中求静,紧中求松,故曰:“静未尝不动,动未尝不静。”
气功功法又可可分为硬功和软功。硬功即绷紧肌肉,锻炼身体某些部位的疼痛忍受能力,做到能够击碎一定程度的硬物或承受一定力量打击的效果等具有表演性能的功法;软功则指以防治疾病为目的的自我锻炼的功法,又称气功疗法。
气功练习的原则
松静自然:“松”,是指“身”而言,“静”,是指“心”而言。“自然”是针对练功的各个环节提出来的,姿势、呼吸、意守、心情和精神状态都要舒展、自然。松静自然不仅是确保练功取得功效的重要法则,而且也是防止练功出偏的重要保障。
动静相兼:动静相兼是指“动”与“静”的有机结合,这里的“动”是指“动功”,“静”指的是“静功”。动静相兼,要根据习练者的体质、精神状态和练功的不同阶段,灵活地调整动功和静功的比重。有的人应以动功为主,有的人应以静功为主。就是对同一个人来讲,在不同的练功阶段,有时侧重于动功,有时则应侧重于静功。究竟怎样选择,一方面靠老师指导,另一方面靠自己的体验进行调整。
练养结合:是指练功和自我调养结合起来。练功对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然而,只顾练功,不注意调养,就违背了练养结合的原则,也就达不到预期的健身效果。两者必须密切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循序渐进:气功操练,动作虽然简单,但要纯熟掌握,需要通过一段时间才能逐步达到。练好气功,不能急于求成,不要设想几天之内就能运用自如,必须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逐步掌握全套功法。应倡导打好基础,练习功法一步一个脚印,勤于动脑,善于总结,不骄不躁。这是确保功效早日显现的重要保证。
持之以恒:同是健身气功习练者,但取得的功效差别常常很大。其中原因众多,如修炼不当、杂念太多、外部干扰等等。然而,不能持久是诸多因素中最容易出现而又难以克服的毛病。一旦习练者自己偏离习练的法则,或操之过急,或时练时停,或巧取捷径,习练将半途而废。纠正要靠自己,要靠自己的决心和毅力,要在端正自己练功目的前提下,纠正练功者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收到点点滴滴功效的累积效应。切忌朝三暮四、一曝十寒。
Wednesday, April 8, 2009
郭德纲是科学家
一天到晚忙于笔头耕耘,一时间忽略了窗外之事,今日读报,赫然振动于“祖德对工作太忘我了,要注意身体,你不属于自己,你的身体属于所有肇事司机”之语,这才兴致勃勃的搜索了郭老爷子的blog,我就纳闷儿新浪怎么不找我来做blog呢,郭的文章虽不能说文采四溢,但也是旁征博引,意趣盎然,不禁感叹郭老爷子是个语言科学的科学家。骂人也有高贵低贱之分,骂到这种程度,诚然上乘之作。
不提曼联了,伤心死了。还是说说更伤心的执业医师吧,费尽千辛万苦,就是报名不上,医改之后大夫都可以走穴了,凭什么一个高等学历的人不能参加正常的考试?我妈来电话说:“那人不是说你是学生,考完资格证没法入档案没法注册没地送么?你跟他说,送到温家宝那,送到那自然就有着落了。”我心宽,我全当为实现共产主义,做贡献了。
出版社,昨天去了人卫,真不想走了。其实除了自己的诊所之外,恐怕最想从事的工作竟然是去人卫做个中医出版中心的编审。看到古籍心中总不免一丝愉悦。
最后介绍一个Firefox的插件zotero,对于外文文献的管理相当有用,当然如果你能等到中国成为共产主义,那么对中文文献的管理长远来看也很有好处,和专业文献管理软件不同的是,它完全依托于Firefox,数据存储于本地,也可网上同步,最好到其主页下载1.5beta版,因为早期版本不支持网络同步。对于国外常见的文献数据库、图书馆、甚至Amazon、Google都有良好的支持,一键自动收录,一键自动导出,可以直接在文档中插入各种格式的文献著录。
不提曼联了,伤心死了。还是说说更伤心的执业医师吧,费尽千辛万苦,就是报名不上,医改之后大夫都可以走穴了,凭什么一个高等学历的人不能参加正常的考试?我妈来电话说:“那人不是说你是学生,考完资格证没法入档案没法注册没地送么?你跟他说,送到温家宝那,送到那自然就有着落了。”我心宽,我全当为实现共产主义,做贡献了。
出版社,昨天去了人卫,真不想走了。其实除了自己的诊所之外,恐怕最想从事的工作竟然是去人卫做个中医出版中心的编审。看到古籍心中总不免一丝愉悦。
最后介绍一个Firefox的插件zotero,对于外文文献的管理相当有用,当然如果你能等到中国成为共产主义,那么对中文文献的管理长远来看也很有好处,和专业文献管理软件不同的是,它完全依托于Firefox,数据存储于本地,也可网上同步,最好到其主页下载1.5beta版,因为早期版本不支持网络同步。对于国外常见的文献数据库、图书馆、甚至Amazon、Google都有良好的支持,一键自动收录,一键自动导出,可以直接在文档中插入各种格式的文献著录。
Subscribe to:
Posts (Atom)